目前国内能制造铅套交联电缆的大厂都有以连续压铅机生产铅套的能力。铅套交联电缆内部结构紧密,纵向防水性能好,铅的化学稳定性耐腐性好,缺点是重量重。铅合金的熔化温度约300℃,压铅机的模座挤出温度260℃。在螺杆连续压铅机上制造的铅套是一个无夹灰、无缝、内壁光滑的连续铅管。铅的蠕变性能好,结构尺寸设计时无须在铅套与线芯之间留有间隙,交联绝缘膨胀时能撑大铅套而绝缘表面仍然平整光滑。由于交联绝缘的膨胀系数比金属大约一个数量级,因此各类波纹金属套内必须留有足够的膨胀间隙。如无间隙或间隙不够大,在绝缘膨胀后会在绝缘表面留下波纹的凹痕,这会影响电缆的电气性能。在型式试验中经过20个热循环后,如电缆芯表面呈波纹状,电缆的冲击裕度不高。由于铅套内壁*设计间隙,结构较紧密。因此铅套交联电线的纵向防水性能比任何一种波纹金属套电缆都好。
铅的电阻系数是铝的7.8倍,铅套要满足技术条件中的短路热稳定要求,铅套的截面必须比铝套的大得多。各供电系统采用短路热稳定指标都比实际大了很多,主要是零序短路持续的时间太长,而实际上仅几个周波。这指标是系统定的,对电缆技术人员来说无权变更。上海在220KV工程中要求50KA 2秒,采用铅套电缆时要在铅套下加铜丝屏蔽,选用波纹铝套要加厚。在85年的引进中,曾有一工程将国外加厚的波纹铝套充油电缆与国产铅套充油电缆(没有铜丝屏蔽)对接,国外制造厂说:“如果发生短路时铅套电缆的铅套会熔化了”,实际上自七十年代以来的国产**高压铅套充油电缆和近年采用铅套交联电缆都没有发生过铅套熔化的故障。主要是目前系统的短路容量没有这么大,短路持续时间不可能达到2秒。现各大供电系统都己编制了“电网若干技术原则的规定”,其中对110KV以上电力电缆的金属套或金属屏蔽层要求能承受单相短路电流的持续时间应不小于0.2秒(以上海电网为例)。如执行这项技术条件将使**高电缆的金属套结构趋向合理,有利于降低电缆的造价。
铝合金电缆安全性能优于铜芯线缆:与传统的铜芯电缆不同,铝合金电缆采用高延伸率铝合金材料,在纯铝中通过加入铁等材料,并经过紧压绞合工艺及特殊的退火处理,将合金铝中的空隙“挤压”干净,减少截面积并具有较好的柔韧性;绝缘材料采用*的阻燃硅烷交联聚乙烯,外层采用金属连锁铠装结构。 目前采用此种技术研制的电缆为国内少见。
据*介绍,该铝合金安全性能优于铜芯线缆,当其表面与空气接触时,将形成一种薄而坚固的氧化层,耐腐蚀。因为添加了铁产生高强蠕变性能,即使在长时间过载和过热时,也能保证联接稳定。此外,这种铝电缆的反弹性能比铜电缆小40%,柔韧性能比铜电缆高24%。因为铝合金电缆的重量仅为铜电缆的50%,还可有效降低安装成本。实现同样的电气性能,铝合金电缆直接采购成本比铜电缆低40%,一般建筑安装施工费用可节约20%以上。在铜资源逐渐枯竭、电缆需求不断加大之时,铝合金电缆不仅可节省大量投资,对创建节约型社会也将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